本文目录一览:
融合,让移动支付再飞一会
手机理财、手机购物、手机缴纳各项生活费用……从社交圈子里火热的微信红包游戏,到两大巨头打车软件的烧钱之争,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名词: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这块“宝地”各大机构争相圈占,新动作频频:微信推出了“面对面收钱”和升级的“转账给朋友”功能。此外,互联网金融也纷纷转战移动战场,近期P2P平台争相开发APP端口,抢占手机理财入口。
各方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几个数据或许能解释原因。《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数据显示,手机购物、移动金融等有望成为2014年爆发性的增长点。另有数据也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857亿元,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元。
有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将是移动支付产业取得突破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突破,从何开始?
“融合”二字,将成为移动支付高飞的关键词。
行业融合
今年上半年,移动支付领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的大战莫过于“滴滴”和“快的”的烧钱战。两大金主烧钱最多的那段时间,各种打车省钱攻略满天飞,甚至有人靠打车赚了钱。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被迅速培养起来。
杭州鲁先生夫妻有一次打车,结果赚回9块钱。当时他用快的叫到车,司机说他当天获得奖励的笔数还没做完,需要帮忙。的哥马上给鲁先生夫妇安排起了付款方式,先用鲁夫人的手机打开支付宝钱包,扫码付了11元。下车前又让鲁先生用软件付了11元,支付宝补贴返还后,鲁先生发现这次打车赚了9元。
现在打车软件大战已经停火,二马也为培育移动支付市场交了不少学费。北京咨询公司易观国际电子商务专家王健估计,1—6月间双方在这场对决中总共投入了大约20亿元人民币(合3.25亿美元)。
互联网企业与出租车公司的这次跨行业融合,是个双赢的探索。打车软件可以精准定位租客和出租车的位置,既为租客最快寻找到附近的出租车,又为出租车找到最合适的租客,实际上降低了双方的成本,成功对接了供给和需求。同时,一旦软件多次在用户有需求时及时满足他们的愿望,便能培养出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继而构建一个移动支付的消费闭环。
O2O,让线上庞大的市场和线下诸多业务结合,移动支付以其便捷、易用等诸多优点与营销的无缝对接。用户在地铁,在街上看到一些电影、餐饮、KTV的促销广告,由于单价不高,用户会产生冲动性消费,随即用手机购买。
据阿里巴巴公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其移动端占总交易量的比重增长迅速达到20%,京东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的订单量约占京东总完成订单量的24%,而国内最大的O2O平台美团网这一数据就更高。
可以看出,移动支付涉及多行业,它的发展一定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移动支付市场的扩大,带来的将是更多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更多需求的产生。这也许就是易宝支付CEO唐彬曾说的移动支付的成功在于“打通生态链”,以支付为纽带搭建一个移动支付生态系统。
产业链融合
手机轻轻一刷,这个动作你可知道给多少人带来收益?
“我感觉手机支付市场发展之后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能不同程度受益,只是大小和时间有所区别而已。”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这样回答。举个例子,运营商和银联采购和推广POS机,将给POS机终端生产商、芯片厂商,以及后台的软硬件服务提供商带来相应的机会。
从上游的芯片制造,到中游的支付平台设计、安全服务,再到下游专用读卡器如POS机制造商,移动支付市场的繁荣,远非是个别企业“孤军作战”。事实上,移动支付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产业链模式,大体分为三类,运营商系、金融机构系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系。
竞争与混战,在这些寡头中从未停止过,就连支付宝,在这场战争中也是战战兢兢。寡头的势力曾让原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诸寅嘉压力山大,“我们的支付过程有时需要用户短信确认,有短信成本。而且我们无法直接拿到电话号码,但运营商不需要,他对用户的了解也比我们多。对于其他的支付公司,甚至是银行都没有这样的优势。”
他又这样证明银联的实力:“银联和银行之间合作基本是由银联来定价的,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合作大多是由银行定价。”
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则从“夹缝”中觅得生计,他们在服务和用户体验上发挥专长,不断优化支付产品,让其更加安全方便。但无论是从资金还是用户资源来看,它在行业内却显得相对弱小,缺乏竞争实力。
移动支付主要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两类,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普遍以远程支付为主,应用于线上的移动电子商务中,而运营商主推的近场支付主要应用于传统的线下购物,让人们在线下付款时从刷银行卡过渡到刷手机。
多方割据却酿成了技术标准混乱的恶果。一直以来,市场上出现的技术标准有中国银联主推的13.56MHz标准和中国移动力推的2.4GHz标准是国内两大主流支付标准。银联、电信运营商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标准确立其在移动支付行业的主导权。但涉及金融和通信两个行业中的庞大产业链,以及央行与工信部两大监管部门,多头利益博弈激烈,技术标准迟迟不能确定,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支付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管道核心,只有把多个管道连接到一个系统中,才能保持产业血液的流畅。联合行动,是移动支付发展的必由之路。运营商有广泛的客户基础、渠道资源、灵活的市场运营机制,金融机构具有丰富的资金管理、账户管理、安全管理、风险防范等经验,第三方支付机构懂用户善创新,能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和安全的支付环境。
“一个人将难以成就移动支付这个伟大的市场,因此不能单兵作战,这个市场的门槛很高,因而更需要企业携手合作。”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强调:“未来,移动支付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参与者众多,合作模式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监管融合
如果现在评选一下“最不能丢失的物品”,恐怕手机会高居榜首。原因显而易见,现在丢失手机,丢的不仅仅是通讯录和个人隐私,还可能是财富。随便翻翻各大门户网站和热门微博就可看到,类似支付宝如何防盗刷、手机丢失后挂失顺序之类的帖子满天飞,这戳中了每个移动支付用户的痛点:移动支付,怎么保证安全?
各大机构纷纷试水技术创新,以求达到便捷和安全的平衡。6月中旬,平安银行宣布与光启在移动支付领域展开合作,拟针对平安银行客户推出更安全、更便捷的新型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平安银行光子支付解决方案,“光子支付”或将在近期问世,届时手机闪光灯一亮,用户就可以支付,这或将引爆移动支付领域的创新。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产品,监管层则是不断“叫停”不安全的创新产品。二维码技术从去年开始流行,但技术门槛低、安全性较差,上半年,央行曾发文就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并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此后,又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叫停后,近期二维码又开始悄悄流行,微信、支付宝、银行等机构还在不断推广此项业务。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表示,对于条码(二维码)支付,希望相关各方能够积极地协同,在技术规则、技术标准,特别是安全防控标准方面,能够尽快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逐步稳妥地去推广。
移动支付主要涉及金融和通信两大行业的监管问题,在各机构跨界分享蛋糕的时候,不可忽视的是用户的体验和利益。缺乏国家移动支付统一标准和金融安全支付方案,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支付的可靠性、安全性缺乏保障,无序的移动支付竞争加大了联合监管的难度。
不管移动支付有怎样美好的发展前景,对于监管层来说,如果让这样的愿望实现,的确需要呼唤有效、有序和安全的融合监管。欧盟在推动和电子货币和支付方面的基本做法是宽进严管,准入门槛低,但管理十分严格,他们对电子货币机构设置了最低资本要求,提出了投资活动限制和风险管理要求,有效保证了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相较而言,我国在规范和监管新型电子货币活动方面尚未有重大的立法突破,有些新型电子货币行为可能因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而难以健康发展,欧盟在该领域的立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从立法上规范和引导整个移动支付领域,使得融合监管更加顺畅。
运通卡国内pos机能刷出来吗?
运通单标卡不能刷银联Pos机。运通和银联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卡组织,所以银联Pos机只能刷银联卡。运通单标卡暂时也不能在国内刷POS机支持运通通道,要等到运通在我国建立卡片清算机构之后,才能使用运通单标卡在我国进行消费。
运通卡是一种信用卡,是指美国运通卡,有自己的支付系统,只能在指定的网络范围内使用。但除了美国运通卡外,国内也有很多运通卡,如招行运通卡、长城美国运通卡、牡丹运通卡、民生运通卡等,可以直接在ATM上操作使用。
拓展资料:
1.运通卡有什么优势:
相比其他卡组,优先开始和银联的正面竞争。竞争才会让寡头和垄断机构有危机感,运通多年的超群服务经验不是吹的,虽难免需要适应市场,经历水土不服,银联作为央行准亲儿子的服务态度一定会和运通形成反差;
绝佳的购物体验,凭借与大量中高端商户积累的资源,和照顾美国一众中小商户的超大经验体量,在调整经营策略后,应该会较快较好的适应国内环境,并利于海淘;
旅游福利,最为具有不错旅行服务经验的公司,CFHR,FHR,The Hotel Collection及自营旅行系统的客服经验会很大程度帮助国内消费者。诸如超前的延误险,和希尔顿排他合作带来的希尔顿福利等;
餐饮,凭借与米其林、聚食鼎等的中高端餐饮合作经验,以及“和海底捞黑卡抢座”的餐饮服务态度及手腕,相信可以俘虏一众吃货的心。
2.美国运通卡与VISA等其他信用卡的区别:
卡面有VISA、MASTERCARD、JCB或美国运通标识,即可境外(含港澳台)使用;
信用卡境外通过国际线路的消费都会以美元结算,如果消费金额为非美元,会产生两种货币间的兑换费用,为交易金额的1.5%(美国运通是2%)。如果消费金额为美元,则不会产生结汇手续费;
若需要以人民币还境外消费,开通购汇还款功能;
办理成功后,若同时设置了自动扣款功能,系统默认会在最后还款日那天以招行公布的美金现钞卖出价结算自动从关联卡上扣取相应的金额还款。
银联云闪付如何逆风翻盘
“云闪付”APP是在一个APP上绑定和管理不同银行的卡片账户,由此使用各家银行的移动支付功能与权益优惠。通俗地说,就是用户再也不用因为A银行信用卡今日星巴克半价而点开A行的APP,因为B行信用卡餐饮打七折而点开B行的APP,只需要直接使用一个“云闪付”APP就可以。
“云闪付”统一各家银行入口,这并非银联第一次联合银行放出大招。2015年“双十二”期间,银联联合20余家银行隆重推出云闪付支付品牌;2016年,各自又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产品;2017年5月,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而现在各家银行的入口都被整合到云闪付APP。
银联表示,“云闪付”是为各家银行提供入口服务的公共平台,不排斥各家银行APP,而是与各家银行APP相互补充、互相导流。
云闪付APP三大特色:
首先,云闪付除了扫码,还提供闪付、面对面转账/远程转账支付、在线支付等多种方式,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云闪付”APP可以支持一站式开通合作行相关服务。手机pay的首期支持行囊括了五大行和招行、兴业银行及北京银行;其余三种方式,支持的银行为银联体系内所有参与行,其中面对面扫码/远程转账可实现跨行实时到账。
其次,该APP实现了银行卡管理入口合并。除了支付功能,还支持借记卡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跨行交易动账通知、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在内的银行卡服务。对于手持多家银行卡片的消费者尤为方便。
双寡头市场银联落后很多,来自各种渠道的数据显示,银联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地位的确很尴尬。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显示,支付宝占比54.5%,财付通市场份额39.8%,其他支付企业份额之和为5.8%。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占31.5%,财付通占19.3%,银联商务占16.7%。在大金融领域中,银行业在部分个人业务中的优势已不再明显。《2017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65%的被调查用户在办理转账汇款时的常用渠道为支付宝,而常选择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用户比例为51%和44%;在首次使用用户“升格”为常用用户的转化率上,支付宝、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转化率分别为87%、81%和84%。而在办理缴费业务时,八成用户已经习惯使用支付宝,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常用转化率均为76%,客户黏性略低于支付宝渠道。报告同时显示,在需要进行线上支付时,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用户分别为84%和65%,选择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的用户分别为33%和23%。整体来看,云闪付这个APP功能齐全,对支付宝和微信来说是个不容忽视的对手。只是微信和支付宝已经抢占了90%以上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银联的翻身仗绝对难打,需要时间观察,也需要各相关方面持续发力。
相关推荐
原创文章,作者:豪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pos.cn/7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