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POS机刷卡交易时出现的小额面签服务、云闪付…这些到底是什么?
不知卡友们有没有发现,很多信用卡持卡朋友在有的商户刷信用卡消费,只需要掏出手机或带有芯片的信用卡在POS机上碰一碰,无需签名和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交易。
这其实就是利用了信用卡的小额免密免签服务,那么,这个小额免密免签服务到底是什么?POS机刷卡交易时哪些信用卡支持小额免密免签呢?云闪付支付额度又是多少?
1.什么是小额免密免签?
小额免密免签是中国银联为持卡人提供的一种小额快速支付服务。
当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在指定商户进行一定金额的交易时,只需将卡片或移动设备靠近POS机等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挥卡”,即可完成支付。
这样的支付方式,在支付过程中,不会被要求输入密码,也无需签名。
我们常说的喔刷云闪付0.38、盛POS云闪付0.38等其实就是卡友们在用POS机上刷卡的时候,在1000元以下,普遍都是选择云闪付,费率低而且到账速度快。很受用户欢迎。
2.哪些银行卡片支持小额免密免签?
卡片为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联金融IC卡,以“62”开头、具有银联标识和“闪付”标识。
持卡人可通过卡面是否具有“闪付”标识进行判断。如果持卡人使用的不是传统卡片,而是具有“闪付”功能的移动设备,也可以支持免密免签。
3.哪种情况交易下免密免签?
(1)采用挥卡支付方式,将IC卡靠近POS机“闪付”感应区域(即“挥卡”),刷卡或插卡方式均不支持免密。
(2)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金额(含)以下(境内300元,境外以当地限额为准)
(3)符合发卡银行风险控制要求,例如不大于当日累计免密免签交易限额,具体以发卡银行规定为准。
4.银联云闪付卡支付额度是多少?
根据商户的不同以及用户在银行侧的设置不同,云闪付限额也会有所差异。
阿Q接下来为大家汇总了一些主要银行的银行卡通过云闪付支付的限额情况。
银联云闪付的可用额度与申请时绑定的主卡额度一致,所有交易均计入主卡的账户,还款时以主卡账单为准
为什么合利宝pos机1000以内免密免签
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于6月1日针对支持闪付功能的银联金融IC卡进行小额免密免签(以下简称“小额双免”)单笔限额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的调整。随着商户端提额工作的不断推进,小额双免业务将覆盖更多日常消费领域,满足持卡人在加油站、酒店住宿等消费场景的便捷支付需求。
小额免密免签是基于安全性极高的金融IC卡开发的一项业务。对于单笔交易金额在规定限额以下的联机交易,无需跳密码键盘验密、打印签购单验签名等步骤,可实现快速支付的目的。适用范围仅限IC卡或承载IC卡信息的移动设备以闪付联机方式发起的交易。
目前,国际主要卡组织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小额免密免签业务,并在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国内主要手机支付服务商也开通了相关业务,交易金额在1000元以内时,用户可以进行免密支付。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中国银联于2015年正式推出小额双免业务。与此同时,为保障持卡人的用卡安全,增强持卡人用卡信心,中国银联建立了风险管控及赔付机制。风险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小额双免欺诈率仅为0.18BP,远低于2017年银行卡业务总体欺诈率1.36BP。
在此次小额双免限额从300元提升至1000元之前,中国银联已联合各发卡银行及收单成员机构,从技术改造、业务规则、机构合作、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精心安排,并先行开展试点。同时,中国银联通过业务规则,明确要求各发卡行应向持卡人告知小额双免业务的开通、提额等相关信息。
目前,各家银行已通过或正在通过官网公告发布、领卡章程、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短信、营业网点等渠道向持卡人告知小额双免限额提额事宜。为使更多的持卡人了解该项业务,中国银联联同相关银行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市场宣传,在各营业网点布放介绍小额双免业务的各类宣传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老百姓常用的媒介渠道,加强小额双免业务在持卡人端的宣传。同时,中国银联面向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和规模较大的非银支付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下一步,中国银联将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完善对持卡人的告知工作,加速推进手机银行客户端信息推送、动账提醒等各项工作的落实。
为维护持卡人的用卡权益,中国银联采取了多重保障措施:
技术保障。中国银联金融IC卡及支持“银联手机闪付”的移动设备具有高安全性和私密性。通过多重的技术保障,目前尚未有卡片或移动设备被复制而导致伪卡欺诈的案例发生。持卡人可通过对自身IC卡和移动设备的妥善保管降低安全风险。
商户可信。目前所有支持小额免密免签的商户均经过严格筛选,为全国及各地知名品牌或连锁商户。同时中国银联联合包括各商业银行在内的收单机构,建立了规范的商户日常交易监测机制,确保用卡环境安全可靠。
额度可控。免密免签服务交易限额统一设定为单笔1000元人民币,超过该额度则需输入密码交易才能成功。同时,银行对于单日累计免密限额也进行了控制(以各发卡银行规定为准)。
后台风控。中国银联及发卡银行对小额免密免签交易进行后台风险监测。通过监测交易特征、识别可疑交易等防控手段,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
补偿保障。为增强持卡人使用信心,中国银联制定发布了《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业务风险补偿方案》。对于因卡片失窃、遗失等原因造成的盗用损失,为持卡人提供挂失前72小时的失卡保障服务。并同步将单人单年累计补偿额度自1万元提高至3万元,将有效覆盖客户潜在风险损失。
信用卡刷卡不要密码怎么回事?安全吗?
信用卡刷卡不要密码的原因如下:
了解信用卡的人都知道,美国的信用卡通常都是凭借签名就可以完成信用卡支付,国内引入信用卡后,也一并将信用卡凭签名消费带进国内。很多人都以免密码交易、大笔一挥的签字为“潇洒”。而且由于一些银行推出了“失卡保障”服务也是针对签字消费的,因此这些持卡用户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信用卡能得到保障,而更愿意使用签字消费。殊不知,这些用户并不了解美国为什么使用签字消费,而国内的用卡安全环境并不适合使用签字消费的原因。这里就来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故事。
信用卡从诞生之日开始都是纸质的,并不具有支付功能,只是作为发卡机构发给持卡人作为对特约商户的一种身份证明。尽管1959年美国运通为了改进纸质卡片易损的状况而首次采用了塑料卡片,但是,由于60-70年代计算机技术尚未得到普及应用,信用卡是无法像今天一样在POS机上实现联网联机交易。虽然之后发明了压卡机,但也只是把手动信息记录变为机械记录方式,省却了人工抄录的麻烦,但信用卡同样只是身份的证明,卡等级作为信用高低的区别。
其实,信用卡的本质从一开始就是表明持卡人具有的信用凭证,签名作为持卡人的授权与支付确认,即授权银行在持卡人的信用范围内支付这笔款项给商户。这就与国家对签名的重视程度问题有关了。
首先,欧美国家对签名的法律效力非常重视。在欧美,个人的签名有很强的法律效力,签名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法律态度。例如,各类文件、合同都是以签名来确认,并没有中国的所谓“公章”制度,所谓的企业章一般只是作为机构识别使用,效力以签名章为准。
其次,美国有大量使用个人支票,而支票也是以签名确认持票人支付意愿,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签名认证制度。因此,信用卡出现之后,也沿袭了支票的这一习惯。
第三,对签名识别的责任在机构。欧美的银行从业人员、商户都有很强的意识来识别签名,否则如果签名明显不符,机构很可能要承担盗刷责任,这使得与签名相关的安全风险控制手段比较成熟。
在美国,《借贷真实法》(Truth in Lending Act)规定如果一个消费者的信用卡被非授权使用,该持卡人的法律责任最多为50美元。具体言之,该信用卡必须是该持卡人已经接受使用的卡、非授权使用行为发生在持卡人通知发卡人之前、其卡因为丢失、偷盗或其他类似的行为,已经或也许被非授权使用。
正是由于美国健全的法律制度对持卡人提供了强有力的用卡安全保障,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卡组织,以及发卡银行或机构,对于盗刷、盗卡交易的处理流程非常完善,持卡人不需要担心丢卡后被盗刷,卡丢失或被盗后只要打电话给发卡机构,剩下的事情就是发卡机构操心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由于个人信用体系非常完善,一般人不会拿自己的信用开玩笑。即便如此,一些大额消费,商户还是要通过查询身份证明的形式来确认持卡人。
正是由于拥有健全的信用卡安全保障,因此美国的IC卡迁移反而并不积极。但是从今年 10月1日起,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商户的POS终端必须支持EMV标准,否则在发生信用卡诈骗时,损失由商户承担。在银行卡安全方面,美国落后于其他许多国家,一个原因是十几年前美国的磁条信用卡诈骗案比其它国家低得多。
目前,国外在完成IC卡迁移的过程中开始使用凭密码+签名的验证方式进行交易,但是由于传统习惯根深蒂固,即便完成了IC卡迁移,也只是降低了卡片本身被复制盗刷的风险,而无法防范信用卡被盗和网络支付的风险,在使用中还多以使用签名为主。
刷卡机消费不用输密码?
小额免密免签是中国银联为持卡人提供的一种小额快速支付服务。当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在指定商户进行一定金额(境内300元人民币,境外以当地限额为准)及以下的交易时。
只需将卡片或移动设备靠近POS机等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挥卡”,即可完成支付。支付过程中,持卡人不会被要求输入密码,也无需签名。
扩展资料
如果消费者不愿意使用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也能随时关闭。银行网点给消费者开的借记卡及信用卡,基本都是默认开启了小额免密免签与“闪付”功能。
但如果消费者想要关闭该功能,可以联系开卡银行客服通过电话进行关闭,或者到银行网点办理。也就是说,要关闭这一功能,持卡人只需向银行卡的发卡行申请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密支付
相关推荐
原创文章,作者:苛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pos.cn/100360.html